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比较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暨王承绪先生诞辰110周年研讨会顺利举行

5月28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浙江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承办的“新时代比较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暨王承绪先生诞辰110周年研讨会”在杭州顺利举行。此次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国内外有关部门领导、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吴巨慧主持。 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在致辞中缅怀了王承绪先生博大精深的比较教育思想、坚守初心和不懈追求的学术风范、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爱国之情。他指出,新时代的比较教育学者必须传承和根系中国比较教育的学术文化和学术精神,不断探索比较教育的新理论、新范式、新方法,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专家裴伯庸(Robert Parua)先生为本次会议发来贺信。他指出,作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早期学者和新中国比较教育的早期创始人之一的王承绪先生,为搭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特别是与浙江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与王先生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他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待与浙江大学在业已建立的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携手努力,加强合作,一起开创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珍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王承绪先生是浙江大学大先生的典型代表之一。王先生秉持求是创新的精神和教育报国的情怀,使浙江大学成为我国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中心。她认为,我们应传承王先生等大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更多新时代大先生,并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步伐。


● 亚洲比较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致辞


●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珍教授致辞


会议第一阶段主旨发言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阚阅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授回忆了与王承绪先生的交往过程,从共同编写新中国第一本比较教育学教材,到后来数次参加双方的博士生答辩,顾明远教授与王承绪先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他认为,新时代比较教育大有可为,我们比较教育后辈学人应继承王先生严谨治学、谦虚好学的态度以及对教育事业忠诚奉献的精神,为新时代比较教育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教授、前香港教育学院院长许美德(Ruth Hayhoe)教授通过图片回顾了1983年初见王承绪先生和2001年为撰写《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一书再访王承绪先生的交往经历,以及王承绪先生与埃德蒙·金等国际知名学者所进行的学术交流经历。许美德教授高度赞赏王先生在《中外教育比较史纲》中为推进比较教育研究发展所做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在促进中国和西方教育学术交流中所起到的重要桥梁作用,并期望中国年轻学者能够继续承担这一重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重鸣教授以《创业创新教育的新发展策略》为题,回顾了自王承绪先生2010年引入创业型大学和创业教育观念以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王重鸣教授阐述了以创业生态力为核心的“创业五力模型”“一带一路”可持续创业创新教育等新认识与新实践,提出了可持续创业教育国际合作将成为我国教育发挥全球影响力的新发展策略。沈阳师范大学原首席教授张维平教授表示,他从王先生身上体会到了其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丰富的学识、谦虚的态度、健康的体魄、刻苦的精神、培养新人的理念。王先生曾为其主编的教材作序,“发展比较教育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能够完成的事,这项工作需要众多同志和各代人的通力合作”,王先生这种培养新生力量的思想令他终生难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徐辉教授展示了1984年王承绪先生最早开始指导研究生的生动画面。他指出,我们要遵循王先生的学术寄托——比较教育学科研究一定要尝试构建具有内在逻辑体系和外在解释能力的理论体系。我们还要思考王先生提出的学科争议,如康德尔比较教育三目的论中的“借鉴-改善”目的是否真正能够增进国际相互理解、培养国际主义精神。江传媒学院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主持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席徐小洲教授回忆了王承绪先生关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属性、对象、方法、实践、翻译、合作、创新、文献等方面的思想语录,回顾了国内外比较教育研究的目标、方法与特点,提出了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应守正创新,走出新路子,担当新使命。目标上,应从学习借鉴走向交流互鉴;方法上,应从单一走向多元;特点上,应从制度政策研究为主,走向思想制度政策并重。


●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授发言


●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全球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重鸣教授发言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徐辉教授发言


● 浙江传媒学院校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浙江大学创业教育教席主持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席徐小洲教授发言

 

会议第二阶段主旨发言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吴雪萍教授主持。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香港比较教育学会前会长杨锐教授从比较教育学界由来已久的问题出发,强调本国本地区知识的必要性,指出充分扎根中国本土是王承绪先生做学问的一大主要特点。当下的比较教育学者需要更多地了解本国教育知识,在培养体系内做好国内外研究的平衡。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名誉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林正范教授在回顾王承绪先生比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比较教育学科的未来会有宏大的发展空间,学界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走出象牙塔和专业研究的城堡。在他的实践中,他将比较教育的知识充分运用在中小学改革和管理中,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民选教授指出,比较教育以政策和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有了解世界的特殊价值,但比较教育需要注重研究方法。他指出要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调查教育政策文件背后的历史基础与现实背景。同时,张民选教授也指出王承绪先生十分注重国际组织研究与国际组织事务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的设立正是体现了这种传承和发展。最后,张教授希望比较教育学人能够沿着王先生开辟的道路,为所有儿童获得优质教育,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创新与技能发展部主任汪利兵教授回顾了自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经历。他表示王先生对他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强调跳出文本和立足中国的重要性,指出比较教育要能抓住中国教育的痛点、难点和痒点。比较教育的学科精神不仅在于学习先进的知识,还在于通过传播优秀经验帮助落后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全球教育治理的平台,比较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较教育通过充分总结教育规律和优秀经验能帮助后发国家推动教育发展。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教授以《关于广东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若干战略思考》为题,介绍了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时期与问题,并提出了购买高等教育服务,支持有条件高校做大做强等战略举措。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振玉教授以《求是报国承遗志 天涯海角报校恩》为题,介绍了王先生求学期间遇到的名师,并对王先生的育人艺术表示敬佩,王先生不仅关心学生学术,还关怀学生生活。他同时介绍了自己在王先生影响下,在海南通过参与教育资助研究助力海南教育发展。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香港比较教育学会前会长杨锐教授发言


●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名誉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林正范教授发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张民选教授发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教育创新与技能发展部主任汪利兵教授发言


● 惠州学院副校长郑文教授发言


●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振玉教授发言


会议闭幕式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孙元涛教授主持。在会议闭幕式,与会专家学者见证了《端绪国际教育评论》的揭幕,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及杭州分馆总编辑白中林博士《清华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谢喆平博士回顾了商务印书馆与浙江大学和王承绪先生的渊源,并期待以此为契机与浙江大学展开更加长久的合作。最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顾建民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对与会嘉宾的支持和参与表示感谢。他指出,王先生是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为推进比较教育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精神将激励一代代的比较教育学人。


● 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及杭州分馆总编辑白中林博士发言


● 《清华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谢喆平博士发言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顾建民教授发言


内容来源丨教育学系

文丨郑淑娴、万年

图丨陈浊、孙嘉灿、徐冰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